新闻动态

首页 新闻动态 >> 正文

聚焦绿色QAR理念 助力飞行数据赋能 ——“绿色QAR”国际研讨培训班在太仓成功举办

2025年05月08日   作者:李彤   摄影:   审核:李晨    点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民航局关于加强飞行数据管理的相关部署,助力构建安全管理体系(SMS)和飞行员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PLM),应对飞行数据管理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近日,由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主办的“绿色QAR”国际研讨培训班在江苏太仓顺利召开。

此次培训旨在深入探讨飞行数据在安全管理和飞行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推动绿色QAR理念在民航领域的落地实施,助力实现民航安全运行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目标。来自民航监管机构、科研院所、航空公司及国内外企业的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绿色QAR的前沿理念与应用路径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西北工业大学李彤教授主持会议并发表开班致辞。她指出,飞行数据作为航司运行安全的重要抓手,其系统性分析对于提升飞行品质管理能力、加强风险预警与趋势研判具有重要意义。绿色QAR不仅是对传统数据分析方式的升级,更是推动民航安全文化、公正文化建设和训练模式改革(EBT+PLM)的关键支撑。然而,当前在飞行数据的标准化采集、专业化分析、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亟待行业联合多方力量携手共进、协同破题。

本次培训课程内容丰富、议题紧扣实战,涵盖飞行数据的采集处理、建模分析、系统设计、人才发展等多个维度。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孙华波老师深入讲解了绿色QAR的背景、历史发展进程和相关文件规章的演变,详细阐述了大数据的概念、系统建设和组织管理等实施的基础内容,同时介绍了QAR数据在航空公司的实际应用情况。

西北工业大学李彤教授分享了境外航空公司的优秀实践案例,通过对具体QAR事件分析,与学员共同探讨飞行数据分析工作中遇到的痛点与难点,通过互动的形式引导学员思考未来QAR数据的应用形式。同时阐述了飞行数据分析与EBT循证训练的相互支持作用。她还提出建立一个公正文化对于航司实施飞行数据监控项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Gatekeeper的机制实现组织与飞行员个人之间的沟通。

深圳航空公司的飞行品质经理王沂立机长结合公司实际运营情况,分享了在运输航空领域中管理FOQA(飞行运营质量保障)的经验。从系统架构层面详细说明了飞行数据监控在SMS(安全管理系统)中的作用与重要性。

Teledyne的丁旋老师深入分析了在绿色模型构建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他通过具体案例强调了数据分析和处理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处理数据时,确保反馈依据关系至关重要。

AIRFRANCE-KLM Group旗下Transavia航空飞行安全专家Vincent DUREL机长与赛锐软件团队分享了欧洲航空公司在使用QAR数据方面的经验。他们介绍了赛锐公司QAR分析软件的设计理念和用户界面设计,特别强调了简明易用、对飞行员友好的用户界面设计在实施QAR政策以及提升运行安全和效率方面的优势。飞行员通过其软件内置的视频重现功能可以直观的认识自己飞行中出现的问题,促进飞行员主动作用QAR数据进行学习提升,增强了飞行员对于飞行数据监控项目的认同感。通过他们的努力,单单起飞角度大事件就较去年同季度下降了70%。

海南航空飞行品质监控室经理张行晔机长详细介绍了航空公司在日常运行中的测量与决策流程及其未来目标。在此过程中,他提出可行性方案:通过打通不同部门的IT系统数据接口,实现更加高效的数据共享与协作。这一方案旨在优化航空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同时还介绍了怎么把QAR与EBT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春秋航空飞行品质经理陶伟机长结合民航领域日益增长的安全压力,阐述了通过飞行品质分析来提升运行安全的有效方法。他强调了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飞行数据,以识别潜在风险的重要性。通过对数据的深入理解,航空公司能够更好地预测和预防安全隐患。同时也指出了在未来实施这些分析方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吉祥航空数字决策支持中心总经理霍宇鹏机长结合公司OPT定向优化项目经验,提出绿色QAR应突破传统飞行超限事件监测。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建立符合实际操作的目标模型,将数据介入飞行操作与维修工程,实现飞行安全与运行成本双优化。

三天的课程采取专题授课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参训学员们积极参与、深入思考,课堂内外频繁交流探讨,共同探索数据驱动下飞行安全的新范式。“绿色QAR”国际研讨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行业搭建起飞行数据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推动我国民航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将继续立足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深耕飞行训练与数据应用研究,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民航强国建设。

关闭

版权所有 ©2021-2023    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